RDNA4 Navi 48比GB203更小 晶体管密度高出约25%

热点 2025-11-13 09:10:19 49

昨天AMD正式发布了Radeon RX 9070 XT和Radeon RX 9070,更高出基于新一代RDNA 4架构GPU打造,小晶支持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4(FSR 4)技术。体管两款新显卡均搭载了Navi 48芯片,密度显存都是更高出16GB的GDDR6。

RDNA4 Navi 48比GB203更小 晶体管密度高出约25%

其实在正式发布前就有消息称,小晶Navi 48芯片拥有539亿个晶体管,体管尺寸大概在350mm²,密度比之前传闻的更高出390mm²要更小。以AMD最终公布的小晶数据来看,面积稍大一些,体管为357mm²,密度而晶体管数量则完全一致。更高出

也就是小晶说,Navi 48的体管尺寸比英伟达的AD103(378.6 mm²)和GB203(378 mm²)都要小,但是晶体管密度要更高。Navi 48的晶体管密度达到了150MTr/mm²,而AD103和GB203分别为121.2 MTr/mm²和120.6 MTr/mm²,AMD比起这一代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高出了大概25%,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晶体管密度最高的GPU之一。考虑到AMD和英伟达采用了相近的制造工艺,这个差距估计超出不少人的预期。

英伟达在当前一代产品上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晶体管密度,Blackwell架构甚至比起之前的Ada Lovelace架构还要低一些。由于晶体管数量通常被认为是近似的,并且有不同的计数方法,而结果是从官方规格中得出,所以实际差距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。

如果将RDNA 4与RDNA 3比较晶体管密度提升的幅度,其实也有点困难,或者说有些不公平,前者是单芯片设计,后者是小芯片设计结合MCM封装,GCD和MCD分别采用了5nm和6nm工艺。这次AMD回归单芯片,似乎没有牺牲密度或效率,结合架构和技术的提升,看起来有着不错的前景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xxxfeast.com/news/602c499393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宫崎老贼:没在开发《艾尔登法环2》 但正扩展IP

《星际战士2》大获成功后 战锤团队有意授权打造下一个爆款游戏产品

人工智能重塑华尔街:20万个工作岗位将被削减

曝马斯克要整体收购英特尔!公司股价暴涨近10%

《X4:基石》飞行模型更新公测启动 2025年正式上线

肉鸽游戏《长安:石之舞》Steam页面上线 支持简体中文

VVVVVV 开发者作品合集《特里的其他游戏合集》Steam页面 2月14日发售

玩家对喷新依据 动视提供《使命召唤》个人历史数据查询

友情链接

今日关键词

管理关键词